新能源四大环节中报梳理 先来看看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,昨天中报一出,直接激活整个板块。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7亿元,同比增长132%。归属净利润7.8亿元,同比增长151%。 同时预告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14-16亿元,这样算来三季度单季就6.2-8.2亿,一个季度就干了上半年的利润,大超市场预期,股价涨停! 作为行业龙头,天赐材料的最大优势就是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。 第二季度电解液:出货3万吨,单吨净利1.26万,贡献净利润3.8亿。此外LiFSI预计出货500吨,单吨净利13万,贡献净利润0.6亿。 预计第三季度电解液出货3万吨,随着6F涨价,单吨净利提升到1.55万,贡献净利润5.4亿。此外LiFSI预计出货700吨,单吨净利13万,贡献净利润0.9亿。 目前公司是市场上6F、LiFSI产能规模最大,同时也是扩张最快的企业。 新扩电解液20万吨、液体6F 20万吨(折合固体6.7万吨)、LiFSI 5万吨、碳酸锂2.72万吨。扩产完成后,预计公司有电解液产能83万吨、6F产能16.2万吨、LiFSI6万吨。 下游和宁德、LGicon等企业签订长单,把6F的价格锁定在15-20万/吨,公司半数左右产能已经锁定长单,虽然减弱了周期股的暴力之美,但是增强了持续盈利的成长之美。 隔膜老二,星源材质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.3亿元,同比增长144%),归母净利润1.12亿元,同比增长56%。 这个业绩在动辄翻倍增长的新能源赛道里,只能算是很一般,所以最近的股价走势也很一般。 公司上半年隔膜销量5亿平出头,拆开来看第一季度在2.60亿平,第二季度略有下滑,2.55亿平,单平净利0.21元。 而龙头恩捷股份现在每平的净利大概是0.7-0.8元,差距确实很大,国内被恩捷吊打。 海外隔膜价格比国内高出一倍,公司现在海外比例40%,今年预计出货11亿平,明年14亿,其实新增产能不多。 隔膜龙二尚且如此,反映了整个行业的产能紧缺。这个行业恩捷已经碾压其他对手,光有设备,良率是起不了,何况隔膜设备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。 所以从星源材质的财报可以看到,行业产能的紧缺以及恩捷的优势,隔膜首选肯定是恩捷股份。 正极材料,竞争格局比较分散,没有所谓的绝对龙头。低端产品竞争激烈,高镍化是发展趋势。 当升科技icon,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.9亿元,同增174%,归母净利润4.5亿元,同增206%。 上半年公司实现正极销量1.89万吨,三元材料icon毛利率达21.4%。其中公司第二季度销售正极材料1万吨,单吨净利在1.62万元。 再来看看,容百科技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5.9亿元,同比增长192%,归属净利润3.21亿元,同比增长491%。 公司上半年实现正极出货2万吨以上,同比增长约135%,公司单吨净利在1.5万以上。 由于三元前驱体icon占到正极材料成本的70%,所以谁能实现自供,谁就有成本优势,然后就是拼产能扩张的速度,和下游电池厂绑定。 容百科技显然做的更好一点,高镍技术行业领先,绑定宁德时代以及孚能科技等客户,公司年底产能达到12万吨以上,2022年底有望冲击20万吨,同时2022年底前驱体总产能约9万吨。 负极方面,中科电气icon发布2021年中报,上半年实现收入8.23亿,同比增长126%,归属净利润1.59亿,同比增长167%。 其中公司上半年实现负极销量2.35万吨,同比增长211%,其中Q1预计1万吨左右,Q2预计1.3-1.4万吨。 公司负极均价2.91万/吨,单吨毛利稳定在0.97万元,单吨净利稳定在0.6万元。 中国宝安icon旗下的贝瑞特,公司上半年负极销量6.19万吨,其中Q1销量2.8-3万吨,Q2销量3.2-3.4万吨。单价3.87万元/吨,单吨净利0.80万元。 负极行业的主要看石墨化自供比率,决定负极成本的关键。主流企业自供比例在20-70%。2021年底,中国宝安大概50%,中科电气40%,璞泰来65%。 总结一下,四大环节,电解液,隔膜,正极,负极。 今年最景气的是电解液,龙头是天赐材料,只要持续上涨,其他的小弟都会跟,多氟多,永太科技icon,天际股份,延安必康等等。 隔膜,明年紧缺,景气度高,估值最高。龙头恩捷,碾压所有对手,首选,剩下的就是星源材质和中材科技icon,拐点在于单平盈利提升空间。 正极和负极,核心就是拼成本和产能,谁扩得快,成本低,股价就涨的多,因为竞争格局相比上面两个环节,差太多了
|